banner
大数据平台>大数据新闻>消费金融大数据

消费金融大数据:场景化或是核心方向

作者: 21世纪经济网来源: 21世纪经济网时间:2017-07-06 11:09:00

大数据和消费金融都是时下的热门概念,后者是与普通大众关联最为密切的金融领域,大数据及相关技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仅颠覆整个行业的运作方式,也直接影响到普通人的消费和金融行为。6月10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科技金融发展论坛”上,这一市场各方的代表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数据公司方向何在?

南京银行消费金融中心副总经理白斌表示,所有业务最底层的基础都是数据和技术。有什么样的数据和技术就决定了产生什么样的产品以及什么样的业务流程。就大数据应用而言,人们关心的是,从财务和效率角度,怎样优化流程,保证我的风险成本不升高的情况下,追求财务最大化,包括降低运营成本等。

唯品会互联网金融事业部产品总监倪慧平称,现在公司业务的各个方面都会用大数据的方式去做。在消费金融的全周期里,会利用大数据在获客上对客户进行筛选,同时会对用户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监控,比如监控到客户在授信之后长时间不使用,如何去唤醒。另外,还会利用大数据去发掘是不是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些附加的金融服务,比如延伸的理财服务或者现金贷服务。

金电联行副总裁范文清指出,现在很多数据公司都是从以前的征信公司,演变而来的,这些征信公司或大数据公司,实际上日子都不好过。征信公司的评级报告难有市场,以前的评级报告,银行有政府的指导,现在所有银行都不看评级报告。“目前所有的征信,会越来越便宜或者免费,不可能靠征信报告去挣钱,因为银行他也能找到。”

他认为,这种模式不是征信公司的方向,关键是要通过技术对数据和基本要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相应的细分的应用场景。

盈灿集团副总裁、网贷之家CEO汤迪涛表示,消费金融在最近这一年半发展特别快,其中主要的玩家是消费分期和现金贷。大家都在做场景,很多P2P公司,反向收购消费的场景,包括购车4S店以及购后的后市场服务,每一个细分场景都有人做。另一方面,整个资产端的获客,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但是场景本身依赖于产品合作方和信用。目前整个行业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欺诈反欺诈以及多头借贷。

大数据如何应付欺诈?

讨论大数据技术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应用,欺诈和反欺诈是一个重要方向。 算话征信CEO蒋庆军表示,在反欺诈方面,关键就是要通过关系网络,建立起当前申请人和数据库里面的数据之间的很强的关联关系。我们做反欺诈的方法论主要是基于表现来寻找欺诈团伙的关系网络。因为现在的损失中,欺诈损失可能占70%到80%,信用损失占20%到30%,而团伙欺诈是欺诈的主要表现形式。

他进一步介绍, 欺诈损失是团伙型的,这个给反欺诈指明了一个方向。独立的欺诈很难发现,但是团伙欺诈,比如要提交大量的申请表,相互之间肯定有很强的关联。利用及机器学习,用算法、规则去发现当前的申请表,是否跟库里面某一部分的申请表形成了很强的关系网络。

对于欺诈问题,同盾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RO董骝焕指出,现在的信贷都是小额信贷,主要分线上和线下,线下看管理,线上看技术。因为线下都是团伙型,内外勾结,管理上也要有一些技术的辅助。线上完全反过来了,很多传统的公司每天有一两千,但是一些线上的公司,两三个月,从每天的一两千单到一两万单,这种要靠技术,靠大数据手段,风控手段,对于大数据进行风险防控。

数据共享能否实现?

数据共享是大数据领域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汤迪涛表示,消费金融在个人市场相对大,目前个人征信体系不完善,征信合作还有待加强。比如说我们同盾掌握了大量的数据,当然蚂蚁也有更加庞大的数据。但是总体数据还是不够的,所以增加了反欺诈的成本。另外,整个行业目前还在跑规模的阶段。大家现在对于质量重视得还是不够。所以很多机构,为了跑业务数据,对于共享的问题策略性地选择不重视。

蒋庆军表示,数据的共享是非常困难的。核心原因是竞争问题,现在的网贷机构,整个行业是不稳定的,所以机构不愿意把自己的数据公布出来。

倪慧平认为,对于哪些数据可以共享,哪些数据可以交易,需要有一些具体的标准。关键是数据产权的问题,数据到底是你个人的,还是提供给这个平台,可以拿去交易,这个要有明确的界定。

他还表示,数据安全的问题怎么解决,关键是共享的方法论怎么解决。分布式的方式有可能将来会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式。也就是说核心的数据,都放在某个平台,然后大家用一个公用的查询标准接口,或者标准规范,这有可能是未来解决问题的方向,但是目前也不具备这方面的基础设施。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最新文章
Yonghong Z-Suite一站式大数据分析平台 —— 以卓越的数据技术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客户成功。